“好人文化”蔚然成风,南通举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

南通 更新于:2025-09-21 11:16
  • 希望之光9947

    现代快报讯(记者 花宇 文/摄)9月20日,南通举行“9·20”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。当天,在南通大学,“莫文隋”塑像正式揭幕。“莫文隋”这个温暖的名字,是南通这座城市的精神丰碑,是凡人善举的生动注脚。它以“做了好事不求留名”的内核,感召带动了一代又一代江海儿女,使“好人文化”在南通蔚然成风。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截至目前,南通全市累计10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,34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,147人(组)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,289人(组)获评“江苏好人”。

    “莫文隋”的原型,是原南通工学院教师汤淳渊。三十年前,他以“莫文隋”化名,匿名捐资助学,由此引发的精神文明“南通现象”。多年来,汤淳渊坚持不接受媒体拍照、采访,不愿在媒体面前露面,用一生践行“奉献”二字。直到2008年火炬传递时,汤淳渊才在公众面前亮相。

    “你要问我是谁,请莫问我是谁,风雨中我是一把伞,干渴时我是一杯水……”一曲《莫问我是谁》,唤起了全民学习“莫文隋”的热潮。三十载春秋更迭,“莫文隋”这一文明现象背后的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,“莫文隋”也由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。1998年3月31日,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,标志着南通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、规范化的新阶段。如今,南通江海志愿者从最初的34人发展到现在的259万人,每3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。63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在改革开放主战场、经济建设第一线、社会服务最前沿担当作为。

    “‘莫文隋’塑像的揭幕,不仅是对‘莫文隋’原型汤淳渊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,更是对‘莫文隋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,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接续谱写‘莫文隋’志愿服务光辉篇章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南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吉明明表示。

    如今,南通已涌现出10个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3个群体和1个个人获得江苏省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、147人(组)中国好人、289人(组)江苏好人,全市11个典型上榜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。“莫文隋”从“一个人的选择”,升华为“一座城的共识”。

    活动现场举行了“情暖好人”困难好人家庭帮扶项目授牌仪式,和南通大学、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支“莫文隋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。

    下一步,南通将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、以文兴业,建设有信仰高度、道德热度、文化厚度、人文温度的城市文明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扎实开展“学雷锋·文明实践我行动”“诚信南通”品牌建设等活动,丰富拓展精神文明“南通现象”新时代内涵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