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永驻
![]()
翻了!”江苏南通,女子拿着5块钱来买菜,不料孩子非要吃18块的口水鸡,可女子打了电话借了一圈也没借到钱,母女两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,老板看着心酸,就免费送了她们一份,事后有人觉得不可思议,网友:站着说话不腰疼,有的人真的很难!
这事发生在南通崇川区的一个老菜市场里,那天是周三上午,正是菜市场人最多的时候。李姐的卤味摊在市场入口第三家,主打盐水鸭、口水鸡这些家常卤味,18块钱一份的口水鸡,装在一次性餐盒里,淋上红油、撒上芝麻,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。
那会儿刚过九点,天光亮得透彻,菜摊前挤满了拎着篮子的老街坊。李姐正忙着给客人切卤鸭,手边的秤杆一上一下,嘴里还念叨着:“今天这鸡腿肉紧实,炖得刚好。”突然,门口传来一阵小声的抽泣。她抬头一看,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,头发有些乱,手里攥着一张五元纸币,旁边站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,眼睛直勾勾盯着她摊上的口水鸡,嘴都快馋得流口水了。
“妈,我想吃那个……”小女孩声音不大,但特别执拗。
女人低头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钱包,又摸了摸手机,脸色一下子变了。她赶紧掏出手机,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,先是问亲戚,再打给朋友,最后连邻居都问了一遍。可没人能帮上忙——不是没空,就是说“我也不宽裕”。她挂掉最后一个电话,手抖得厉害,眼眶一下子就红了。
“妈……你小女孩也跟着哭了,蹲在地上抱着腿,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。
李姐站在那儿,手里的刀都忘了放下。她看着这对母女,心里像被什么揪了一下。她记得自己刚摆摊那会儿,也是靠着省一口、抠一毛,才把女儿拉扯大。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方便?想吃顿好的,还得掂量半天。
她叹了口气,转身从灶台上端起一份刚做好的口水鸡,用塑料袋裹好,轻轻放在两人面前。
“拿着吧,先给孩子吃点。”她声音轻,却很稳。
女人愣住了,嘴唇动了动,想推辞,可话还没出口,眼泪先掉了下来。“这……这怎么行,我们……我们真没钱……”
“我知道你们难。”李姐打断她,“谁还没个过不去的坎?孩子想吃口好的,不犯法。吃了,明天还能笑着出门。”
她没多说什么,只是笑了笑,又补了一句:“下次路过,带点鸡蛋来换就行。”
母女俩怔了好一会儿,最后还是接过那份鸡,低着头说了声“谢谢”,匆匆走了。李姐站在原地,望着她们背影消失在人群里,心里说不出啥滋味。
后来这事传开了,有人发了朋友圈,配图是那碗红油淋淋的口水鸡,底下写:“有时候,一碗饭,比一万句安慰都管用。”评论区炸了锅。有人说:“这老板太暖心了,要是我也能这样就好了。”也有人冷笑:“装什么好人?别人穷关她什么事?”
可更多的人沉默了。他们想起自己也曾为一块肉发愁,想起某个冬天,为了省两块钱,宁愿饿一顿。
其实啊,生活从来就不容易。有些人站在阳光下,看不见角落里的冷。可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弯下腰热乎的饭菜,这个世界,就不会彻底凉透。
李姐后来还在摊前贴了张小纸条:“孩子想吃,可以试试讲价;实在没钱,也别硬撑,咱们这儿,偶尔也‘赊’一口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