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彬文静
离谱!南通,一公司员工带薪上厕所,一天6小时!公司忍无可忍拿出一个月的监控记录将其解雇,没想到该员工还不服,把公司给起诉了,索赔20万元,最终结果怎么样了?
想象一下,一个上班族月薪过万,工作轻松却整天泡厕所,最长一次超6小时,公司气得直接开除,他还不服气要20万赔偿,这事儿听起来多荒唐?结果到底谁赢了,往下看就知道。
刘某是江苏南通本地人,早年完成义务教育后就出来打工,找过几份零散活计,积累了点工厂经验。2015年6月,他通过招聘平台进了当地一家电路板制造厂,当上5S专员。这职位主要管厂里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些事儿,简单说就是到处转悠检查环境整不整洁,设备摆不摆放好,员工有没有乱扔东西。刚开始,他每天早上8点打卡,换工服,拿着表格从生产线起点走到终点,查看机器边角有没有灰尘,货架上东西乱不乱,记录问题上报。那时候南通制造业正热,他的月薪就到手近1万,在当地算中等收入,能养家糊口。
电路厂在南通通州区,生产电路板,管理严格,有监控覆盖公共区。2023年2月,管理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卫生间使用异常,刘某频繁进出却不出来。主管先注意到,然后调监控查实。那月从2月2日到23日,刘某上班期间多次长时间待在厕所里,当月共11次停留,每次从31分钟到3小时5分钟不等。最短那天1小时22分钟,最长2月15日达6小时21分钟。
公司统计这些数据后,认定他脱离岗位。公司规章制度清楚写着,擅离岗位超1小时不足2小时算旷工半天,超2小时算旷工一天,按月累计。一个月内连续旷工3天或3个月内累计4天,属于严重违纪,可直接解除合同。刘某当月累计旷工天数超6天,够标准了。公司高层讨论后,决定行动,先找他谈话,指出问题,然后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,从次日起生效。2023年3月4日,刘某去办离职手续。公司提交的证据就是一个月监控记录,时间精确到分钟。媒体报道说,这事儿在职场引发热议,因为带薪上厕所这概念流行,但超6小时明显过分。
公司忍无可忍,用事实说话,没冤枉人。刘某辩称那是生理需求加巡检需要,但证据显示他停留太久,不符合正常。南通法院后来审时,也认可公司证据。公司作为用人单位,有权按规章办事,这在劳动法里有依据。类似事件不止一例,其他地方也有员工因脱岗被开除的报道,但这案子时间最夸张。职场规矩就是这样,自由有限度,超出就得付出代价。公司没纵容,维护了纪律,对其他员工也是警示。整个过程,公司从发现到开除,只用一个月,效率高。报道强调,监控只在公共区,不侵犯隐私。刘某的行为影响生产间接,厂里生产线忙,他巡视缺位,问题可能积压。公司这样做,合情合理,没多余动作。
离职后,刘某花5个月收集材料,2023年8月先提劳动仲裁,要求公司赔20多万。仲裁不支持,他转而起诉到通州区人民法院。庭审中,他主張停留厕所是生理必需和工作巡检,公司开除不当。公司反驳,递交监控视频和规章制度。法院查实,刘某2023年2月行为确已触发旷工条款,累计达严重违纪标准。法官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合法,驳回刘某全部诉求。他没上诉,案子结束。整个纠纷从2023年3月到2024年初,历时近一年。
媒体2024年5月报道这事儿,登上热搜,引发讨论职场边界。法院判决书指出,员工权益受保护,但必须遵守纪律。公司规章经公示,刘某签过认可。南通劳动仲裁数据显示,当地类似案子结案率高,超98%,但需证据充分。刘某败诉后,没再动作,公司正常运营。这案子普法意义大,提醒打工人别钻空子。公司胜诉,维护了管理权。职场平衡权益和管理,劳动法限制用人单位随意开除,但严重违纪例外。刘某索赔失败,等于白忙活。报道说,这事儿受躺平文化影响,但法不纵容。齐鲁壹点提到,济南仲裁机构2024年立案超4000件,结案率98.64%,显示体系健全。
南通案子典型,员工行为不可取。整体看,结局公平,法院没偏袒。职场纠纷多,这案子给教训:规矩就是规矩,超线就输。2025年回顾,事件仍被提及,强调证据重要。刘某后续低调,公司也没损失。劳动法课堂:保护权益,但别滥用。案子告终,尘埃落定。
这故事听完,你咋想?员工这样干合适吗?公司开除对不对?欢迎评论区吐槽你的职场经历,一起聊聊这些离谱事儿,说不定有共鸣。


